中央台世界杯记者的24小时:从赛场到幕后
凌晨3点,卡塔尔的多哈依然灯火通明。中央台体育频道的记者李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快速检查了一遍设备包里的摄像机、麦克风和备用电池。作为中央台派往世界杯的资深记者,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但眼神里依然闪着光。“这种大赛,每一秒都是历史。”他笑着说。
本届世界杯,中央台派出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报道团队,32名记者分驻8个赛场,每天通过直播、专题和短视频向国内观众传递最新战况。李翔的任务是跟拍阿根廷队的全程——从训练基地到更衣室,甚至球员的早餐菜单。“梅西的咖啡里加不加糖?球迷都想知道。”他调侃道。
“我们不仅要报道比分,更要捕捉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沙特爆冷赢阿根廷后,更衣室里球员用阿拉伯语唱的战歌,那种感染力远超数据。”——李翔在直播连线中的感慨
技术升级是本届报道的亮点。中央台首次启用8K超高清转播车,连球员汗珠的反光都清晰可见。但李翔坦言,最难的还是“人情味”:“日本队赛后主动打扫更衣室的视频,是我们蹲守到凌晨才拍到的。这种体育精神,比任何技术都打动人。”
争议与突破:记者眼中的另一面
卡塔尔的气候、文化差异和场外争议也让报道充满挑战。有同行因拍摄劳工问题被短暂扣留,李翔的团队则选择用平衡视角呈现:“我们既记录球迷的狂欢,也采访了国际足联的环保承诺——尽管有些球迷说那是‘洗绿’。”说完,他指了指背包上的徽章,那是上届俄罗斯世界杯时当地小球迷送他的。
报道尾声,李翔突然接到通知:法国队主帅德尚临时同意专访。他抓起话筒就往外跑,不忘回头喊一句:“帮我留口饭!”这样的场景,在中央台世界杯记者的日常里再普通不过。正如制片人王颖所说:“他们是用镜头写史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