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体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动态,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推广与发展都不能仅仅限于体育学的视角,还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探索和研究。随着加快打造“三城三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体育产业已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全新澎湃动能。所以,以“运动成都”品牌项目之一,排球项目为导向,站在宏观层面,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等,以成都市排球运动产业化运作为研究视角,成都市排球运动产业化发展为主线,来探讨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成都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近些年,众多国际赛事落地成都,成都的城市文化也在逐渐转变。人们的体育意识和消费观念的升级,以赛事促发展,为城市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和2019年,成都市政府依托体育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势头,颁布和编制了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纲要和政策文件,这些系列文件为成都市体育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未来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基于成都市国际赛事名城建设的机遇,以排球项目为例,详细分析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所进行的阶段情况和未来发展还要面临哪些挑战。以此促进成都市排球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在成都市国际赛事名城建设的机遇下,对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排球产业化”“排球市场化”和“排球赛事市场化”等关键词为主题,分别在各大学术网站上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并在成都市政府机构官方网站上搜索 体育产业相关的规划、纲要和政策文件,为本文做好扎实的前期准备。
1.2.2 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对四川省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成都市排球运动协会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未来走向,现在所面临的困难,还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等基本情况。以此确保为本研究搜集到最真实和有效的内容。
1.2.3 实地调查法
为了研究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和动向、成都市排球赛事和排球培训情况、排球市场资源情况等,研究期间对四川省、成都市排球主管部门的领导、负责体育产业规划的专家和高校体育产业的老师进行访谈,了解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真实情况,以此确保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2.4 综合分析法
通过收集对本文有价值的相关信息,搭建系统的逻辑框架和研究线路图。从中提炼出可运用并有价值的信息,再探讨成都市排球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成都为了迎接各项国际体育赛事,提出了打造赛事名城的长期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项目标,做了很多城市的改造和升级、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扩建、体育和城市文化的融合宣传。体育运动也慢慢融入这座城市,让更多的人把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体育消费也在日趋增长。以排球项目为例,排球作为三大球,是成都市体育局主推的项目之一,成都市排球协会举办了“爱成都,迎大运”排球、沙滩排球和气排球系列推广赛事,并且为了与迎接大运会这种趋势相融合,成都市的大中小学校、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业余排球俱乐部每年都要自行举办排球和气排球比赛,很大的推动了排球赛事的发展,在比赛举行过程中,赛事的组织部门还增添很多的排球宣传活动,比如,比赛赛事直播、图片直播、现场抽奖、手机线上互动和排球嘉年华活动等,不仅很好的烘托了赛事的现场氛围,还增加了赛事参与的人群。在排球培训方面,因为把排球纳入到了体育中考和双减政策的推动,现在成都市的排球培训市场也在逐渐增加,中考排球培训、青少年排球培训在体育培训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以此可以表明,成都市排球市场具有一定的潜力和机遇。排球消费市场的增加,为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通过对四川省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成都市排球运动协会进行走访调查和对成都市排球赛事、排球培训情况等实际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体育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主张实现管办分离,降低对政府依赖。但实际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保障,以体育服务组织和体育企业为主体的排球产业发展机制,还需要一定的周期。成都市排球的赛事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在还是以省排协和市排协为主导。而且,虽然政府相关政策对各类社会力量组织举办的商业性和群众性排球服务项目予以支持,允许其所有权归相关企业及社会力量所有。但现在排球市场还存在不专业、规范和收费标准混乱等问题。同时,排球培训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数量比例小,排球的培训机构还是凤毛麟角,专业的排球训练场地不足等情况,导致排球培训的发展落后于篮球、足球和羽毛球项目,还需进行不断实践与探索。
2.2 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2.1 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1)在赛事名城建设的机遇下,体育产业已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新兴动能,为排球产业化发展赢得契机
成都致力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而且随着成都城市不断的发展和得天独厚的条件.赛事落地成都,体育产业的发展给成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增长。城市建设的升级、赛事场馆建设的扩增、公园城市的打造和城市、体育文化的融合宣传等,成都近十年的变化,都证明了成都正在慢慢进行着城市发展和转型。更加关键的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直接促就了体育产业在成都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成都经济增长的全新动能。在此机遇下,也为排球项目产业化的发展赢得了契机。
(2)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为排球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作空间
为了积极推动成都市赛事名城建设,有效的推进体育产业的创新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成都市人民政府在2016年编制了《成都市体育产业2025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印发了《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2021年颁布了《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在这些系列文件中,提出了相关的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包括:一是国际大赛完成阶段性布局。践行“办赛、营城、兴业、惠民”体育理念,以赛事促发展,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从宏观层面,在赛事场馆、赛事环境和赛事文化宣传方面做出一个阶梯式的升级。二是增加体育场馆建设。除官方的场馆建设外,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体育设施建设,并进行自主运营和管理,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空间,让参与运动的人群有更多的选择。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对符合标准的体育文化公司和体育俱乐部给予扶持,支持它们共同参与办赛、培训工作,共同促进体育消费市场的再升级。四是推广全民健身,继续打造“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让更多喜爱的运动的人们参与到运动中,形成集群健身消费圈。五是丰富城市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落实和实施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体育同城化等战略,促进地区之间体育联动计划,推动体育服务区域均衡化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也为排球项目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良好的运作空间。
(3)排球赛事和培训市场化开始萌芽,促进成都排球产业市场化发展
排球对比于足球、篮球和羽毛球,产业化发展较晚,也较为缓慢。一是排球人口增长缓慢,较少的人群了解排球项目。二是项目性质不同,技术难度,让参与者不容易能够将排球玩起来。而现在成都在创建赛事名城的机遇下,也紧随篮球、足球和羽毛球项目,在排球赛事和培训市场开始萌芽,同时排球也找到更好的项目发展途径。例如,近几年气排球项目发展较好,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学校学生和教职工,有更多的人愿意接触气排球和打气排球,气排球群众性赛事的需求的增长较快,每年都有固定的大大小小的气排球赛事举行,大大增长了排球人群。而且一般企事业单位举办气排球比赛都是单位领导带头组织,将赛事外包给体育赛事文化公司具体执行,市场需求量大,就进一步促进了排球赛事市场化的发展。并且,排球中考项目的实施和“双减”政策的推动,让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走到室外,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培训,学习排球和接触排球的需求量增加。这就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学习排球的比例,同时也促进了排球培训市场的发展,现在成都市排球培训机构也在迅速增加。
2.2.2 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所要面临的挑战
(1)成都市排球的主管部门加强排球项目宣传,针对于排球产业化发展积极做好引导作用
成都市排球协会是成都市排球项目的直接管理机构,在赛事名城建设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合理的依托政策文件,加强对成都市排球产业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对排球产业化项目做出合理的规划,对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布局要点和实施举措都要确立相关文件进行明确。排球产业化的发展相对三大球其他两个项目都相对于滞后,要在借鉴其他两个项目优势的同时,增强排球项目宣传,集合排球产业人才组建排球产业化开发小组,按照规划内容,实施排球产业化项目推广和开发工作。以成都市排球协会为核心,做好监管和引导作用,同时牵头与有条件的体育文化公司进行合作,培育和开发排球市场。营造良好的政策、监管和排球市场开发氛围。
(2)完善和规范成都市排球市场运行体系,使其成为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近些年,赛事名城建设和国际赛事落户成都,大众体育意识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企事业单位会建立单位、部门的运动小组,人们在周末空余时间更加热衷于走到户外和运动场参加锻炼。假期场馆预定饱和度较高,各级别大小的体育赛事也在不断增加,有赛事就有市场,气排球、沙滩排球和业余排球赛事的增多,也为排球赛事市场的开拓了机遇。但是,排球赛事市场还在起步阶段,还存在承包赛事的公司没有排球专业的人员,赛事组织与服务品质较低,收费混乱,赛事组织人员不了解排球项目具体的情况,将相对成熟的篮球、足球赛事的经验直接嫁接到排球项目赛事等问题,导致虽然有很多排球赛事商机,却不规范。所以,排球赛事市场想要得到良性的发展,完善和规范成都市排球市场运行体系是重点。作为成都市排球项目管理部门的成都市排球协会,需加强市场监管,积极制定排球项目健身服务标准。通过标准认定,来提升各体育公司排球赛事组织的专业度和服务品质,促使成都市拥有较好的大众赛事环境。除了赛事市场以外,受排球中考和“双减”政策的影响,成都排球培训也开始慢慢进入市场,从2021年开始,就增加了接近4家排球培训机构,但相比于篮球和足球培训也只是凤毛麟角,发展缓慢。原因在于一是成都市场馆虽然较多,但是专业的排球场较少,大部分的室内场地都是满足羽毛球和篮球。培训的基础是场地,是否能找到适合的场地,现在是各培训机构的难题。二是排球项目培训进入市场没有多久,对排球培训机构的管理都在探索阶段,对教练员从业资质的认定和机构的考核,还未有一个衡量标准。所以,加大排球项目宣传,依托体育环境发展的大好形势,充分提升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排球培训行业规范与标准,促进排球培训行业迅速走上正轨的关键。排球市场运行体系的完善和规范,是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3)培养排球产业人才,为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成都市排球产业化的发展,人才培养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要充分利用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和省市排球协会的师资优势,培养急需的排球产业人才。从省市体育局、排球协会和高校聘请专家、学者,对从事体育赛事服务的体育公司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加强从业人员对排球文化的认知,针对排球赛事组织与编排、排球赛事流程和排球规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从而提升排球赛事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品质。并且,还要每年定期举行成都市排球教练员培训班,对教练员进行考核并颁发专业的资质证书,让排球培训机构教练员提升业务水平,这也符合排球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在高校培养排球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为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 结语
随着多项国际赛事落地成都,以赛事促发展,体育产业既是成都市经济增长的新兴动能,也是趋势所在。因此,通过对成都市排球产业化的研究,探索成都市排球产业的现状,挖掘问题产生之根源。分析成都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排球项目在这种大环境下所受的影响,例如,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推动、经济的增长、群众体育意识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排球赛事和培训市场的萌芽等。并结合成都市整个体育市场与排球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实际情况,总结出成都排球产业化发展所要面临的挑战,如何做好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和规范成都市排球市场运行体系和培养排球产业人才等。为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提供实践思路。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课题“基于国际赛事名城建设的成都市排球产业化发展研究”(XXTYCY2021D09)。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当代体育2022年27期
当代体育的其它文章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初二关键期体育教学开展路径分析小学体育教师足球教学能力分析新时代体育法基本原则的法理剖析与重构以布吉街道中心小学为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应用研究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