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楼
致dishou先生:田崎俊雄:正手扣杀
与国球一起骄傲!与全国球迷一起骄傲!国球网全国联盟分站/俱乐部招募火热进行中
您所交付的译稿。平生头次译乒乓技术文章,错舛难免。敬望斧正。老实说,在中国球迷眼中,田崎实在不该发表这类文章。他的水平大家都知道。刘国梁好象大意输过给他一次,孔令辉和刘国正是次次痛宰他。他的弱项正是正手扣杀。他只有一板反手滑板直线有点威胁。下面是译文:田崎俊雄:正手扣杀在乒乓运动中,正手扣杀堪称“王者一击“,正如韦尔纳. 施拉格在这本蝴蝶新闻的技巧与花招栏目中提到正手扣杀时所说的,你不喜欢它,那你就是不喜欢乒乓球运动了。的确,正手扣杀是最有力,最快捷的击球招式。特别是用正手进行的扣杀,它展示了乒乓运动的全部魅力――无与伦比的速度,运动精神以及勇气。能有把握地进行强力扣杀的运动员,总是能得到队友和对手的极大尊敬。不用说,打上旋已经成了主要的攻球方式,但在很多情况下,扣杀是不可或缺的。对付高球,过高的下旋,太慢的上旋和挑球,以及作为一种有风险的武器,对付急旋球和回击球,你都可以而且应该扣杀。如果你掌握了正手扣杀的复杂动作,那么,从乒乓球运动的观点来看,你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侧目的层次了。看着那些较低水平的同伴,你总能发现,他们大部份的技术错误,特别是正手扣球方面的错误――主要是由于体能和协调性的不足造成的。日本高手田崎俊雄,最好排名世界第22位,将在这个系列图集中,展示他怎么从反手端以正手扣杀对抗低伸回击或者旋转球。对扣杀来说,击球的高度是关键因素,因为球员必须调整到他所需的击球点,这个击球点多半低到只比网高几公分,或高到肩部或头部。在对付高吊的防守球时,击球点变化很大。我们会在下一期的蝴蝶新闻中提到这事。图1-3显示的是准备动作。从原来的反手端位置,俊雄的动作是以右脚的一个爆炸式起跳启动,双腿平移,以便到达边线位置。跳动中,他做了半个交叉步从近台的反手位(从球台的端线来说)移到边线位。这个闪电似的一跳是为顺利击球做的预先动作。扣杀不仅可以对付相对较慢的搓球,也可以对付较快的对攻,比如回击球或旋转球。所以,快速跳跃是极为重要的。以正手弧圈在反手端回击时也是这样。回跳时,俊难是以左肩和左臀向前进行的。
第2楼
刘国梁并没有输给过这个人。45届团体半决赛上,刘是2:1胜了田崎。
不过说到文章,个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首先,这是蝴蝶公司出版的, 不是他个人发表的。另外,近十几年来,除了刘国梁,恐怕全世界没有谁敢说正手颗粒胶扣杀的技术比田崎更好吧。给业余爱好者做个示范,总是好事情。
第3楼
回楼主: 斧正不敢. 愿意翻译的, 就值得钦佩. 希望把题目改一下. 有一个在校的本科生, 曾在我的鼓励下, 在博乒网技术版, 翻译过一个帖子的部分. 虽然不完善, 只要意思到了, 不走大样, 就行了. 我还送他800博币. 楼主的水平绝对高, 我不会去看原文, 一个字: 高! 既然是翻译, 楼主帖子开头的话, 不要更好, 是不是?"蝴蝶月刊"是蝴蝶公司出的类似于"乒乓世界"的网上杂志, 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影响比"乒乓世界"还大. 班主翻译的技术文章,它一年才出12个. 他的水平,指导这个论坛上的99%的人足够了. 世界第一的人当教练, 对我们来说, 比世界第25的, 完全没有差别. 在"蝴蝶月刊"上有多个对世界冠军技术分析的文章, 精明的蝴蝶公司选他的动作来指导世界各地的业余爱好者, 自然有它的道理. 相信这里的大多数人也能从此文收益的.希望楼主把后面几页的部分翻译完(原文的第8,9页), 并把图附上. 这个帖子放在技术版块比较好. 昨天MWANG朋友翻译的类似帖子, 在那里已经加精. 这个帖子也应该加精. 感谢楼主为大家做了一个好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23:37:33编辑过]
第4楼
以下是引用梁加辉在2007-12-7 22:51:00的发言:刘国梁并没有输给过这个人。45届团体半决赛上,刘是2:1胜了田崎。 不过说到文章,个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首先,这是蝴蝶公司出版的, 不是他个人发表的。另外,近十几年来,除了刘国梁,恐怕全世界没有谁敢说正手颗粒胶扣杀的技术比田崎更好吧。给业余爱好者做个示范,总是好事情。刘国梁并没有输给过这个人。45届团体半决赛上,刘是2:1胜了田崎。多谢指正!
第5楼
以下是引用dishou在2007-12-7 22:53:00的发言:蝴蝶月刊是蝴蝶公司出的类似于乒乓世界的杂志, 班主翻译的技术文章,一年才12个. ............未完待续.图片.......敬请先生先核对原文和译文后再说未完待续,行吗?我自己的水平我自己知道。我觉得,我不是那块料。
第6楼
版主大人辛苦了,虽然过意不去,但仍然极想看下文。
第7楼
以下是引用dogchouchou在2007-12-7 23:10:00的发言:敬请先生先核对原文和译文后再说未完待续,行吗?我自己的水平我自己知道。我觉得,我不是那块料。请看我3楼的回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23:35:12编辑过]
第8楼
向楼主致敬!百忙之中......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第9楼
以下是引用dogchouchou在2007-12-7 22:55:00的发言:刘国梁并没有输给过这个人。45届团体半决赛上,刘是2:1胜了田崎。多谢指正!田崎曾於2000年在香港举办的奥运亚洲区选拔赛,他的正手攻配合多变的短球,轻易而举的战胜马林 (现时台上短球堪称一绝的马林当时竟处於下风,信不信由你), 绝不是脓包一个,这场比赛在下有幸临场观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17:01:18编辑过]
第10楼
楼上的朋友,预选赛只要达到选拔的目的即可,不是真正的较量,没有水平上的参考价值。加上当时的马琳和刘国正都有王励勤在背后护航,更没必要场场出全力。实际情况也是,由王励勤出全力3:0完胜田崎,再0:3输给马琳,三个人算小分还是马琳第一。2003年巴黎世界锦标赛的男单第二轮,就是马琳同田崎的碰撞,当时马琳完胜田崎。类似的要命的比赛才有参考意义。选用他的原因很简单,蝴蝶的签约球员中,颗粒快攻的水平也就是他最高了。选刘国梁,当然技术上更好,但是一,给不起出场费,二,背离蝴蝶公司宣传的初衷。
第11楼
以下是引用梁加辉在2007-12-9 5:31:00的发言:楼上的朋友,预选赛只要达到选拔的目的即可,不是真正的较量,没有水平上的参考价值。加上当时的马琳和刘国正都有王励勤在背后护航,更没必要场场出全力。实际情况也是,由王励勤出全力3:0完胜田崎,再0:3输给马琳,三个人算小分还是马琳第一。2003年巴黎世界锦标赛的男单第二轮,就是马琳同田崎的碰撞,当时马琳完胜田崎。类似的要命的比赛才有参考意义。选用他的原因很简单,蝴蝶的签约球员中,颗粒快攻的水平也就是他最高了。选刘国梁,当然技术上更好,但是一,给不起出场费,二,背离蝴蝶公司宣传的初衷。此次选拔赛最终代表中国的第三人选是刘国正,在下想知的是, 是否大力与马林故意打不好,刻意不打出水平,全是假的较量 (如马负田琦般),从而促使/助长 (或称护航) 刘国正出线.及如梁兄所言,三个人算小分还是马琳第一,何解马最终落选,是否又是那些什麽 内定,让路等的宏大措施,这些事由,有烦梁兄一一解读!! 好使真相大白於天下,谢谢!!
第12楼
strike is not stable
第13楼
没什么值得卖关子的“真相”。虽然中国可以有三人参加亚洲区预选赛,但只有一个人可以参加奥运,这是名额限制决定的。当时的情况是,王励勤已经完全失去参加奥运的可能,他的参赛,完全是为了保证马刘二人在预选赛上不经历风险。因为即将参加奥运会的人不可能把状态调出太早,或者拼得太凶。不仅马琳,刘国正也输了球,也是靠王励勤,虽然输球预选赛的排名还是比赢球的对手靠前。马琳最后时刻没有竞争过刘国正,是因为当时的他打削球不太过关。虽然马的冲击力更强,但有孔刘两位天皇在的情况下,中国队更需要稳。